首页 |  新闻资讯 |  行业动态 | 
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规范标准 常见问答

医疗PCR实验室分区策略和环境管理

2025-07-22

PCR实验室的区域划分与气流组织是防止污染的核心设计要素,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室安全。

一、严格的单向四区划分(必须物理隔离)

1.试剂准备区(最洁净)

  • 功能:配制主反应混合液、分装试剂。

  • 位置:实验室最前端,空气最洁净区域。

  • 要求:正压(相对走廊/室外),防止外界气溶胶进入。

2.标本制备区(潜在污染源)

  • 功能:核酸提取、样本处理、加样至反应管。

  • 位置:紧邻试剂准备区(单向流动下一区)。

  • 要求:相对试剂准备区为负压,防止核酸/样本气溶胶倒灌。需配备生物安全柜(A2型)。

3.扩增区(主要污染源)

  • 功能:PCR扩增反应。

  • 位置:紧邻标本制备区。

  • 要求:相对标本制备区为更大负压。严格防止扩增产物气溶胶外泄。仪器排风口应有高效过滤器(HEPA)或内置HEPA。

4.产物分析区(污染最严重)

  • 功能:扩增产物的检测分析(电泳、杂交、测序等)。注:若使用闭管检测(如荧光定量PCR),此区可省略或与扩增区合并,但需严格管理。

  • 位置:实验室最末端。

  • 要求:相对扩增区为最大负压。严格防止任何扩增产物外泄。所有废弃物必须密封处理。

二、关键缓冲间设计

  • 每个主功能区必须设置独立的缓冲间。

功能:

  • 形成气闸,维持主功能区的压差梯度。

  • 人员更衣(更换实验服、手套等)。

  • 物品传递(通过传递窗)。

  • 压差要求:缓冲间对公共走廊为正压,对主功能区为负压(或通过压差梯度实现主功能区之间的压差)。

1 (2)

三、人流、物流、气流单向流动

  • 人流:试剂准备区→标本制备区→扩增区→产物分析区(严禁逆向行走)。离开需走专用出口或按洁净度由低到高区域退出。

  • 物流:

  • 清洁物品/试剂:通过传递窗从试剂准备区进入,单向传递至后续区域。

  • 样本:通过传递窗直接进入标本制备区。

  • 扩增产物/废弃物:严格密封,通过专用出口或传递窗从产物分析区移出。严禁将扩增产物或废弃物带向前端区域。

  • 气流:整体气流方向从洁净区(试剂准备)流向污染区(产物分析)。

四、核心气流组织设计原则

1.压力梯度(核心关键):

  • 原则:试剂准备区>公共走廊/缓冲间>标本制备区>扩增区>产物分析区。

  • 相邻区域压差:≥5Pa(通常设计为10-15Pa),确保压差稳定可靠。

  • 监测:安装压差计(带可视报警)于各缓冲间和关键区域门口。

2.送风:

  • 一般采用全新风系统或独立直排式空调系统(避免交叉污染)。如用回风,必须确保高效过滤且仅限同一区域内回风。

  • 送风口位于房间顶部。

  • 经过初效、中效、高效空气过滤器(HEPA)处理。

3.排风(重中之重):

  • 关键区域:标本制备区(生物安全柜)、扩增区(仪器)、产物分析区必须独立排风。

  • 排风口位置:位于房间下部(污染物易沉积处),或生物安全柜/仪器排风口直接连接排风系统。

  • HEPA过滤:所有排风在排出建筑物前必须经过高效过滤器(HEPA)处理,防止污染环境和交叉污染。

  • 排风量>送风量:这是形成负压的根本原因。排风量需根据压差要求和设备排风量精确计算。

4.生物安全柜(BSC):

  • 标本制备区必须使用A2型生物安全柜。

  • BSC应位于房间气流的下游方向(远离送风口)。

  • BSC的排风应接入实验室独立排风系统(需计算风量平衡),或经高效过滤后直接排到室外。严禁在室内循环。

5.传递窗:

  • 带紫外灯和互锁装置(不能同时打开两侧门)。

  • 建议使用带自净功能(如小型HEPA送风)的传递窗。

五、总结要点

  • 物理分隔:四区严格物理隔离。

  • 单向流动:人、物、气严格单向流动(洁净→污染)。

  • 负压梯度:核心是建立并维持从试剂准备区到产物分析区逐级递增的负压梯度(≥5Pa)。

  • 高效过滤:送风末端需HEPA;所有污染区域的排风必须经HEPA过滤后高空排放。

  • 独立排风:标本制备(BSC)、扩增、产物分析区的排风应独立。

  • 缓冲间:各主功能区必须设缓冲间作为气闸和更衣区。

  • 持续监控:压差、温湿度需实时监控报警。

严格遵守这些区域划分和气流组织原则,是保障PCR实验室结果可靠性、防止核酸污染、保护人员和环境安全的基础。设计施工必须由有经验的专业团队完成,并经过严格的检测验证(如压差测试、气流流型测试、洁净度测试、高效过滤器检漏等)才能投入使用。

相关新闻